一、裂縫診斷與分類
1.類型識別
(1)水平裂縫:由溫度應力或收縮不均引發,需重點關注煙囪筒體環向受力狀態;
(2)豎向/斜向裂縫:多因地基沉降或結構受力失衡導致,需結合超聲波探傷評估內部擴展深度;
(3)網狀裂紋:表面風化或材料老化所致,需檢測磚體抗壓強度是否低于原設計值30%。
2.環境評估
(1)采用紅外熱成像檢測裂縫周邊溫差(精度±0.5℃),定位隱性空鼓區域;
(2)清除表面海鹽結晶、生物苔蘚等污染物,避免影響修補材料粘結強度。
二、維修流程與工藝
1.預處理
使用高壓水槍(壓力≥20MPa)沖洗裂縫內部積灰,配合化學清洗劑(pH 6-8)中和酸性殘留;鑿除松散磚體至密實層,邊緣打磨成“V"型槽(槽寬10-20mm)以增加修補接觸面。
2.分級修補方法
微裂縫(寬度<3mm):灌注低粘度改性環氧樹脂(粘度≤200cps),滲透深度≥50mm;
中度裂縫(3-10mm):預埋鍍鋅錨桿后掛設鋼絲網,澆筑M40高強砂漿(水灰比0.35-0.4)形成立體受力體系;
貫穿性裂縫:鉆孔注漿(孔徑5-8mm,間距20-30cm),采用水泥基灌漿料或耐高溫環氧樹脂(適用溫度≤300℃)。
3.加固措施
碳纖維布加固:多層“十字交叉"鋪貼(抗拉強度≥3000MPa),覆蓋裂縫兩側≥200mm。
外包鋼加固:安裝角鋼環箍(扁鐵60×6mm),焊接后填充環氧砂漿密封。
頂部環縫處理:不銹鋼箍帶加壓固定,配合耐高溫硅酮膠。
三、防腐與防護
修補區域涂刷環氧富鋅底漆(干膜厚度≥60μm),面層采用聚氨酯或氟碳漆。內壁重抹耐熱水泥砂漿(耐火度≥1000℃),外壁可增設玻璃鋼防腐層。
四、質量驗收標準
1.粘結強度:劃格法測試附著力≥3級,碳纖維布與基材剝離強度≥2.5MPa;
2.結構性能:靜態荷載試驗(1.5倍設計載荷)持續30分鐘無變形,超聲波探傷缺陷率≤2%;
3.耐久性:耐鹽霧試驗>3000小時,耐溫循環(-30℃~150℃)無開裂。
五、安全控制
1.高空作業:懸掛作業采用雙繩系統(主繩Φ18mm棕繩+安全繩Φ16mm),錨固點承重≥2200kg;
2.環境管控:受限空間強制通風(換氣量≥6次/小時),實時監測可燃氣體濃度(<10%LEL);
3.廢棄物處理:廢漿料、化學溶劑中和至pH 6-9后集中處置,銹渣采用布袋除塵收集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